茶園采茶
茶藝表演
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 清明以后,天晴氣暖,黃山新茶也陸續迎來采摘季。4月14日上午,第四屆太平猴魁非遺文化節暨鄭氏茶業160周年活動在黃山市黃山區成功舉辦。來自北京、上海、合肥、淮南及黃山等地的商會、茶葉協會、高校研究機構的嘉賓及茶商朋友共數百人齊聚一堂,觀茶藝、品佳茗,零距離感受太平猴魁的獨特魅力。
工人制茶
活動現場
記者在黃山市太平湖畔的桃園野茶谷里看到,猴魁新葉如雨后春筍般,從茶枝間冒出來,一山千行綠,縱橫阡陌間。遠遠望去,一梯梯茶樹沿著斜坡鋪開,滿眼新綠。微風過處,茶葉的清香夾雜其中,清爽宜人。茶樹間,三三兩兩的茶農游客,正俯身采茶。攤放、殺青、做形、烘干……在附近的制作車間,茶客們不僅可以現場參觀制茶流程,還能親自上手體驗一番。
黃山六百里猴魁茶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鄭中明接受記者采訪
六百里公司董事長鄭中明現場指導制茶
作為安徽省擁有太平猴魁自主產權生產基地最多的企業,黃山六百里茶葉有限公司現有猴村、桃源、大坪三大生產基地,面積達13400余畝,其中,開采茶園面積2000余畝。值得一提的是,新開發的桃源野茶谷以生態優先為原則,依托豐富的天然闊葉林資源,探索林下栽培茶葉的可持續經營新模式,實現林茶有機結合,生產天然、生態、有機的高品質猴魁茶。
“確實很震撼,小小一片茶葉,背后是工人們的辛勤和汗水!眮碜员本┑膹埿〗惚硎,自己很喜歡喝猴魁,不過這是第一次參觀猴魁的制作過程,感覺觸動很大。
“太平猴魁曾經的輝煌,足見其自身品質,作為猴魁非遺傳人,自己責無旁貸地要擔起傳承的擔子!秉S山六百里猴魁茶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鄭中明告訴記者,相比傳統的毀林種茶,桃源野茶采用家茶野種,確保了生物的多樣性,保持森林中的生物鏈,讓茶樹免受教病蟲害,農殘為零,成為完整意義上的放心茶,而且林中茶通過吸收天然闊葉林及各種山花的芬芳,使得茶葉的香氣更為濃郁。
談及公司未來,他表示,太平猴魁百年傳承,靠的就是品質先行,要傳承好猴魁茶藝,提高猴魁的生產效率,讓傳統名茶飛入尋常百姓家,真正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
據了解,太平猴魁非遺文化節是黃山六百里猴魁茶業股份有限公司打造的猴魁茶文化品牌,自2016年以來,已連續舉辦了三屆。本次非遺文化節恰逢鄭氏茶業160周年,所有參加六百里猴魁開園慶典儀式的賓客,均可在指定的地點參與采茶、制茶全過程的體驗活動。
(文圖 顧繼月 周霞)
|